阿里巴巴国际站各流量渠道流量分析与比较

先明确一点,流量这个词=访客。没有流量=没有访客,流量不精准=访客不精准。更多的访客就是你来更多订单的前提。阿里的所有官方演讲,包括各类讲师,都在误导你流量=曝光,无他,这么做纯粹就是想让你多充钱而已。

官方询盘率的计算方式是:该产品的询盘次数/该产品的访问人数,产品参谋里写的很清楚了。

我更建议你手动计算:有效的询盘人数+有效的TM咨询人数(都去重)/该商品的访问人数。国际站的询盘太水,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

国际站是有自上而下的流量分配体系的,但具体多少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有说免费流量占40%,付费流量占60%,有说免费流量占30%,付费流量占70%,不用太在意这个。

每个商家投入不同,各自免费付费流量占比不同,这很正常,根据自己经营状况调整,从来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不要听客户经理扯淡其他商家投入多少多少然后年销售额增加了多少多少,国际站最吊诡的地方之一就是你的所有广告投入都是无法直观的从数据层面看到结果,鬼晓得他增加的订单是从老客户那里来的还是投广告来的,切忌盲从。

国际站的流量按流量的性质来分,可以分成免费和付费的两块;按流量的渠道来分,可以分成搜索流量、推荐流量、导购会场、频道流量(导购会场和频道流量本质都是国际站首页的一些场景流量)、互动流量、自营销流量、店内流量、站外流量、其他流量。

不要问我其他流量是哪些流量,我也不清楚,阿里一直以来都对这块流量含糊其辞,也没几个讲师能讲清楚的,偏偏这块流量占比还不低。

看到这里你应该清楚了,为啥我直通车每天花好几百还没效果?因为直通车本质只是十几个流量渠道当中的搜索流量的一部分,其他流量你一个吃不到。

下面按照按流量的渠道分,把每块流量分析与对比一下

一.搜索流量

免费部分

1.自然排名

这个没啥好解释了吧?注意自然排名是千人千面的,并不是固定某个链接

优点:免费,高转化率

缺点:①这块流量的获取对新入门的商家和低星级的商家极为不友好。②自然排名的本质取决于买家喜好度,买家喜好度由该链接买家数、询盘数、店铺星等级、买家停留时长、分享、收藏、对比等多项指标综合决定,其中买家数的权重最高,以前还可以造假提升排名,现在很难了。

付费部分

1.直通车

这个也没啥好解释了吧?

优点:①相对于顶展和问鼎来说更加柔性,可以随时调整,也可以自己设置每天预算②数据相对顶展问鼎透明,现在可以看到每天通过直通车来了多少咨询了

缺点:①数据仍然不够透明,无法清楚哪些询盘是通过直通车来的。②对操作员经验要求高,懂的人操作和不懂的人操作完全一个天一个地③部分行业花费较高,且最好到达直通车三级④如果你用的是智能推广,部分异化的关键词就算屏蔽了也没有用,照样给你扣钱

2.顶展

顶展是一个固定的展示位,排在第一,PC端和移动端需要分开购买

优点:固定第一的排名,再加上买到的词热度很高的话,带来的流量相当可观

缺点:①反人类的数据展现,几万十几万投下去只给你看一个没任何卵用的“点击率”②没法单个购买且价格及其昂贵,基本有点热度的词不是被抢掉就是需要你以“词包”的形式购买③创意的制作及其繁琐,一个词对应十个创意,一个词包10个词就是100个创意,没设计的公司慎重,有设计的公司设计基本上这个月就干这活了。

3.问鼎

问鼎同样是一个固定的展示位,排在顶展前面,带AD标识,PC端和移动端需要分开购买

注意咯,同顶展不一样,问鼎是有最佳创意模板的。几乎各行各业,最佳创意都是我上面截图中展示的样子:左边一个动态小视频,右边是该产品的不同型号罗列。(实测你想偷懒把小视频去了也没啥关系)

优点:同顶展一样,固定第一的排名,再加上买到的词热度很高的话,带来的流量相当可观

缺点:①反人类的数据展现,比顶展好一点能看到访客,但本质也是两眼摸黑没区别②价格及其昂贵,几乎买不到有热度的词,有热度的词动辄几十万起③引流机制存在问题,部分行业虽然热度高,但带来的都是亚非拉的流量。

总结:即便目前国际站流量质量江河日下,自然排名依旧是国际站所有流量渠道中最优质的一块。大多数商家自然排名拿不到,直通车顶展问鼎又不会操作,或者店铺压根没有设计,钱花了很多但没效果,真的很难搞

二.推荐流量

免费部分

1.自然推荐

店铺内所有产品都是自带推荐流量的,PC和移动端均有多处不同的展示位,这边不列举了,好奇的去问小何

优点:免费,转化率还不错

缺点:同自然排名一样,自然推荐的前提是你本身产品积累足够多的“买家喜好度”,系统才会帮你进行推荐

付费部分

1.付费推荐

国际站以前是有单独的付费推荐计划的,后来因为没人花钱就取消了,改成了每个直通车计划单独增加了一个“推荐渠道”

优点:无

缺点:①勾选推荐以后你无法再判断客户是从哪个词来的了,因为所有数据糊成了一团②除了白给你花钱之外无任何意义

总结:推荐流量是个好东西,但是大多数商家同样很难获得。切忌所有直通车计划勾选“推荐”按钮。国际站是没有区分“自然推荐”和“付费推荐”的,所以即便你开了推荐按钮,来的询盘也可能是从产品本身自带的推荐流量来的。

三.场景流量

红框中的流量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一些活动流量,和首页的一些场景流量,所以放在一起说了

免费部分

1.自然活动流量

所有活动流量都是免费的,没有付费的部分。有些是系统抓取的,有些是你后台活动报名的(比如三九月大促),但活动报名有条件,有些要求你是金品诚企,有些要求你的星等级,有些要求你的产品类型(大部分要求RTS品)

优点:免费的还说啥

缺点:①虽然是免费的,但是这块流量相较于其他流量渠道转化率偏低②报名的产品有条件限制,有些是要你打折,有些是要你免费寄样,各种乱七八糟的,普遍对定制品商家不友好③你报名了并不一定代表你的产品就能获得展现,具体的排名还是跟你产品积累的“买家喜好度”有关

总结:所有活动流量和场景流量都是免费的,但是都有准入条件。定制品商家记得补发RTS品。RTS品商家别傻乎乎的真去打折,补链接提高基础价格再打折,同时信保绑定这个产品。活动流量的效果跟你产品积累的“买家喜好度”有关,本身数据一团糟的商家报名了也没什么用

四.互动流量

免费部分

1.直播流量

都被直播折腾过吧?没被折腾过的也可以被折腾一次试试

优点:如果不计人力物力的付出的话,也可以算免费流量

缺点:①直播对行业,对直播的人员是有较高的要求的,大部分业务员不符合②直播的前期准备工作需要不同的人员配合,比如海报设计,折扣营销,直播话术等等,直播一次非常消耗时间精力③阿里的直播引流机制有问题,引流来的往往是不同行业的客户,流量很不精准

2.RFQ流量

这玩意不知道改版了多少次了,姑且算它免费流量吧

优点:如果不计金品诚企才能报的RFQ的话,姑且也可以算免费的

缺点:①报rfq的过程是一个屎里淘金的过程,大部分RFQ都毫无意义,有点质量的金牌商机出口通还不能报②报价过程对业务员有较高要求,会报的能捞到一两条鱼,不会报的纯浪费时间

3.站内互动、信保订单、询盘&TM咨询

这些流量本质是客户对产品的二次访问

总结:直播这玩意有条件的公司的可以搞一搞,没条件的公司不要硬搞,小心把自己团队搞散了。。反正我个人是不太看好直播;记得重点检查业务员RFQ报价内容,RFQ是有很多报价技巧的,业务员不会的话先培训一下

五.自营销(自增)流量

免费部分

1.粉丝通视频

很多商家忽略了粉丝通视频,但是我还是建议做一做的,个人感觉比直播有意义

优点:免费的,转化率还错,蚊子再小也是肉

缺点:①需要专人去拍,话题投稿有固定格式,不然容易被判定成低质量视频②需要坚持长期做,短期看不到效果

2.客户通营销

就是业务员群发邮件,唤醒之前的老客户

优点:免费的,能拉一个老客户是一个老客户

缺点:虽然是免费的,但是也不要无脑群发,需要想好话术再发,又是一个动脑子的过程

总结:粉丝通我是真的建议做一做,根据自身产品特点,拍出高质量的意向视频,这个视频不止可以用于粉丝通,拿来做产品宣传也行,反正不亏。

六.直接访问

无上一级页面的访问,大概率阿里拿你产品外投了(比如直通车,顶展,问鼎之类的外投)

七.店内流量

如果这项数据比较差的话,看看自己是不是关联营销没做好,比如Banner没跳转,热门产品底下没有做其他产品关联

八.站外流量

这个和直接访问有些相似,也是产品外投带来的访问,具体我也不是很清楚为什么要单独列出来,有懂的朋友可以评论一下

九.其他流量

阿里最搞的一块流量,官方含糊其辞,没有一个讲师可以讲清楚,偏偏这块流量占比非常大,有懂的朋友可以评论区解释一下

最后再来一个大总结:这篇文章在讲流量,但全文反复提到了一个词“买家喜好度”。只有不断积累你产品的买家喜好度,你才能整体的提升流量的获取能力。所以国际站是不可能通过运营调调直通车把数据做上去的,因为直通车本质只是搜索流量当中的付费流量中的一种,相当于蛋糕当中一块中的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