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国际站的开通

在开通阿里国际站之前一定要想清楚,并且要明白阿里国际站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平台,短期内在这个平台上赚钱很难。 阿里巴巴国际国际站入驻资质 公司类型: 1、需要有大陆工商局注册的做实体产品的企业(生产型和贸易型都可以),收费办理;2、服务型公司如物流、检测认证、管理服务等企业暂不能加入3、离岸公司和个人也无法办理(个人建议办理速卖通);4、个体经营执照各个区域限制不同,需要联系当地客户经理判断是否能够加入。 5、法人非福建莆田人 实地认证门槛: 公司类型符合后,还需要通过实地认证才能确认是否可以合作,实地认证需要以下资料:1、客户提供:企业执照信息(包含:企业中英文名称、营业执照照片、企业注册地址)、企业对公账户信息(包含:企业对公账户开户行、开户名、对公账号)、企业经营地址信息(包含:企业经营地址及经营场地证明)、认证人信息(包含:认证人姓名、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职位、部门等信息)2、客户经理上门采集:客户经理会上门拍摄贵司的办公及生产环境照片,认证信息确认书需要贵司盖章确认。 开通阿里国际站具体步骤: 1.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alibaba.com,然后点击按钮注册或者成为供应商,进入跳转页面后填写好相关信息,一些标*的都是必须填的,其余的可以不填。填写好等待阿里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就可以了。 2.准备好公司ID和邮箱ID。最好用公司的品牌名或者公司的英文名,邮箱最好用公司域名邮箱。如果没有公司域名邮箱,就用gmail,yahoo等邮箱,不要用QQ邮箱。 3.准备好营业执照和法人身份证,给客户经理核对以及生成账号 4.确认合同,这个合同是一个模板,确认并且付款。 5.配合客户经理做实地认证。出口通就客户经理拍一下办公室照片及相关文件。如果是金品会安排专门的人上门拍摄厂区,办公场地等做相关认证。 6.提交公司信息,完成公司信息审核。填写公司的基本信息,生成能力,质量控制,研发设计,外贸出口能力,证书中心,展示信息填写完整,一定不要留空。尤其是展示信息里面的公司形象展示图和公司视频。经营模式最好选工厂或者工贸一体。 7.做好英文版的公司名片,公司介绍,产品目录。 会员类型 经营类目数目及类目范围 出口通商家   2个一级类目(含1个主营类目),且不可选择服务类目 金品诚企—工厂/工贸一体商家(企业类目以金品认证为准) 3个一级类目(含一个主营类目),且不可选择服务类目 金品诚企—贸易型商家(企业类型以金品认证为准) 4个一级类目(含一个主营类目),且不可选择服务类目 金品诚企—服务金品商家(企业类型以服务类目准入审批和服务金品方案为准) 1个一级类目,仅限于除物流类目外的服务类目 金品诚企—物流金品商家(企业类型以服务类目准入审批和物流金品方案为准) 1个二级类目,仅限于“买家物流市场”一级类目下的二级类目 阿里国际站仅仅是做外贸的一个渠道,多渠道做外贸才能有更好的结果。要正确且理性的认识阿里国际站。

阿里巴巴国际站各流量渠道流量分析与比较

先明确一点,流量这个词=访客。没有流量=没有访客,流量不精准=访客不精准。更多的访客就是你来更多订单的前提。阿里的所有官方演讲,包括各类讲师,都在误导你流量=曝光,无他,这么做纯粹就是想让你多充钱而已。 官方询盘率的计算方式是:该产品的询盘次数/该产品的访问人数,产品参谋里写的很清楚了。 我更建议你手动计算:有效的询盘人数+有效的TM咨询人数(都去重)/该商品的访问人数。国际站的询盘太水,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 国际站是有自上而下的流量分配体系的,但具体多少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有说免费流量占40%,付费流量占60%,有说免费流量占30%,付费流量占70%,不用太在意这个。 每个商家投入不同,各自免费付费流量占比不同,这很正常,根据自己经营状况调整,从来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不要听客户经理扯淡其他商家投入多少多少然后年销售额增加了多少多少,国际站最吊诡的地方之一就是你的所有广告投入都是无法直观的从数据层面看到结果,鬼晓得他增加的订单是从老客户那里来的还是投广告来的,切忌盲从。 国际站的流量按流量的性质来分,可以分成免费和付费的两块;按流量的渠道来分,可以分成搜索流量、推荐流量、导购会场、频道流量(导购会场和频道流量本质都是国际站首页的一些场景流量)、互动流量、自营销流量、店内流量、站外流量、其他流量。 不要问我其他流量是哪些流量,我也不清楚,阿里一直以来都对这块流量含糊其辞,也没几个讲师能讲清楚的,偏偏这块流量占比还不低。 看到这里你应该清楚了,为啥我直通车每天花好几百还没效果?因为直通车本质只是十几个流量渠道当中的搜索流量的一部分,其他流量你一个吃不到。 下面按照按流量的渠道分,把每块流量分析与对比一下 一.搜索流量 免费部分 1.自然排名 这个没啥好解释了吧?注意自然排名是千人千面的,并不是固定某个链接 优点:免费,高转化率 缺点:①这块流量的获取对新入门的商家和低星级的商家极为不友好。②自然排名的本质取决于买家喜好度,买家喜好度由该链接买家数、询盘数、店铺星等级、买家停留时长、分享、收藏、对比等多项指标综合决定,其中买家数的权重最高,以前还可以造假提升排名,现在很难了。 付费部分 1.直通车 这个也没啥好解释了吧? 优点:①相对于顶展和问鼎来说更加柔性,可以随时调整,也可以自己设置每天预算②数据相对顶展问鼎透明,现在可以看到每天通过直通车来了多少咨询了 缺点:①数据仍然不够透明,无法清楚哪些询盘是通过直通车来的。②对操作员经验要求高,懂的人操作和不懂的人操作完全一个天一个地③部分行业花费较高,且最好到达直通车三级④如果你用的是智能推广,部分异化的关键词就算屏蔽了也没有用,照样给你扣钱 2.顶展 顶展是一个固定的展示位,排在第一,PC端和移动端需要分开购买 优点:固定第一的排名,再加上买到的词热度很高的话,带来的流量相当可观 缺点:①反人类的数据展现,几万十几万投下去只给你看一个没任何卵用的“点击率”②没法单个购买且价格及其昂贵,基本有点热度的词不是被抢掉就是需要你以“词包”的形式购买③创意的制作及其繁琐,一个词对应十个创意,一个词包10个词就是100个创意,没设计的公司慎重,有设计的公司设计基本上这个月就干这活了。 3.问鼎 问鼎同样是一个固定的展示位,排在顶展前面,带AD标识,PC端和移动端需要分开购买 注意咯,同顶展不一样,问鼎是有最佳创意模板的。几乎各行各业,最佳创意都是我上面截图中展示的样子:左边一个动态小视频,右边是该产品的不同型号罗列。(实测你想偷懒把小视频去了也没啥关系) 优点:同顶展一样,固定第一的排名,再加上买到的词热度很高的话,带来的流量相当可观 缺点:①反人类的数据展现,比顶展好一点能看到访客,但本质也是两眼摸黑没区别②价格及其昂贵,几乎买不到有热度的词,有热度的词动辄几十万起③引流机制存在问题,部分行业虽然热度高,但带来的都是亚非拉的流量。 总结:即便目前国际站流量质量江河日下,自然排名依旧是国际站所有流量渠道中最优质的一块。大多数商家自然排名拿不到,直通车顶展问鼎又不会操作,或者店铺压根没有设计,钱花了很多但没效果,真的很难搞 二.推荐流量 免费部分 1.自然推荐 店铺内所有产品都是自带推荐流量的,PC和移动端均有多处不同的展示位,这边不列举了,好奇的去问小何 优点:免费,转化率还不错 缺点:同自然排名一样,自然推荐的前提是你本身产品积累足够多的“买家喜好度”,系统才会帮你进行推荐 付费部分 1.付费推荐 国际站以前是有单独的付费推荐计划的,后来因为没人花钱就取消了,改成了每个直通车计划单独增加了一个“推荐渠道” 优点:无 缺点:①勾选推荐以后你无法再判断客户是从哪个词来的了,因为所有数据糊成了一团②除了白给你花钱之外无任何意义 总结:推荐流量是个好东西,但是大多数商家同样很难获得。切忌所有直通车计划勾选“推荐”按钮。国际站是没有区分“自然推荐”和“付费推荐”的,所以即便你开了推荐按钮,来的询盘也可能是从产品本身自带的推荐流量来的。 三.场景流量 红框中的流量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一些活动流量,和首页的一些场景流量,所以放在一起说了 免费部分 1.自然活动流量 所有活动流量都是免费的,没有付费的部分。有些是系统抓取的,有些是你后台活动报名的(比如三九月大促),但活动报名有条件,有些要求你是金品诚企,有些要求你的星等级,有些要求你的产品类型(大部分要求RTS品) 优点:免费的还说啥 缺点:①虽然是免费的,但是这块流量相较于其他流量渠道转化率偏低②报名的产品有条件限制,有些是要你打折,有些是要你免费寄样,各种乱七八糟的,普遍对定制品商家不友好③你报名了并不一定代表你的产品就能获得展现,具体的排名还是跟你产品积累的“买家喜好度”有关 总结:所有活动流量和场景流量都是免费的,但是都有准入条件。定制品商家记得补发RTS品。RTS品商家别傻乎乎的真去打折,补链接提高基础价格再打折,同时信保绑定这个产品。活动流量的效果跟你产品积累的“买家喜好度”有关,本身数据一团糟的商家报名了也没什么用 四.互动流量 免费部分 1.直播流量 都被直播折腾过吧?没被折腾过的也可以被折腾一次试试 优点:如果不计人力物力的付出的话,也可以算免费流量 […]

我对阿里国际站的认知

本文是我个人结合我自己多年操作阿里国际站对阿里国际站的认知,可以作为参考。有人说阿里国际站能赚钱,有人说阿里国际站不能赚钱,到底开通阿里国际站能不能赚钱?赚钱多不多?带着这两个问题来认识阿里国际站。 阿里巴巴国际站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B2B电子商务平台,总部位于浙江杭州,业务覆盖了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服务于想要做B2B批发业务的企业,帮助这些企业降低成本、高效率地开拓外贸市场。阿里巴巴国际站成立于1999年,2022年流量达到顶峰,然后有所下降。近些年来阿里国际站的订单越来越偏向C端化,并且2024年一整年规则是不断的改变。 这里重点要知道阿里国际站到目前为止已经运营了26年,有些类目商家运营了20年了。 根据年限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阿里国际站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平台,不是简简单单就可以盈利。 阿里的属性: 重资产,P4P不能停; 狼多肉少; 性价比逐年下降; 目前还是国内知名B2B平台。 也可以用一句话,阿里的属性就是花钱。 这行的笑话:第一次见客户经理的时候他开着马自达热情的接待我,并告诉我没走信保会吃亏,客户经理让我走信保,我走了信保。客户经理让我烧p4p,我烧了p4p,客户经理让我达到1星,我达到两星了,客户经理说要三星才能有更多流量。我达到三星了,买了一个金品诚企,客户经理让我买无线端顶展,我买了两个顶展以后,9月询盘不多,我问客户经理怎么办才好,客户经理开着保时捷说:现在阿里不是很好做。 阿里国际站的优势: 流量大,客户多,存在大客户,外贸最大的B端获客平台(基本上能覆盖一部分线下展会和独立站等其他线上渠道客户,其他渠道客户用邮箱到阿里建单发现大部分都有阿里的账号)。 资金周转相对快(信保额度内快速回笼资金,款到就能提现个人或对公) 有一定的平台背书。对新客成交还是能起一定提升信任度的作用,而且有一定的资金保障(拒付赔偿,相对正常的仲裁,只要正常申诉也不会无理由偏向买家的退款) 物流渠道相对完善(线上的物流基本能满足跨境需求,性价比比较高,对于没什么量的商家也不用单独去找跨境物流) 跨境新手操作和工厂转型相对友好,就跨境很多知识面都能覆盖住(资金,物流,证书资质,出口报关等),客服能解决大部分跨境新手问题。   阿里国际站的劣势: 流量大但是杂,绝大部分是打酱油和小不伶仃的,没点耐心蹲客户还是很难坚持下去。流量现在分层,不氦金一开始就碰到优质客户概率比以前低很多接近无。 流量资源过于集中头部,有可能top前三的流量加起来比4-15的流量还多。而且现在不是rmb玩家很难做突破(各种开店和广告方案包,分的流量资源都是现有的蛋糕) 小单太多容易弄蹦心态,真碰上优质客户可能会被当漏网之鱼放跑。 不走平台物流很容易被弄成异常订单,限制线下发货或者扣分(有些客户就是走自己货代,然后不能配合给符合平台抽检要求的完整物流凭证) 服务费不低,毕竟不是零售,2-3个点,业务提成都没它拿的多。报关退税服务费算下来也不低,而且一达通报关也不会算在自己企业下的出口数据,不利于争取政府的一些出口项目和补贴。 近些年平台规则变动频繁,即使好不容易做到头部也容易跌下神坛。 付费项目玩出花,品广预售和竞价,直通车智投。平台流量成本越来越高,推广逐渐去人工运营化,明面上给商家减负,本质就是让平台掌握流量成本控制。商家利润越来越低。 毕竟是平台,客户有更多供应商对比选择,客户的成交和维系都比线下展和独立站更难,竞争更激烈 凡是平台都是一个共性,前期赚钱容易,利润还不错,后期同行加入,平台修改规则,商家投入加大,利润下滑。 现在就是处于后期。如果阿里国际站想要获得结果,还是需要一个团队。 做阿里国际站还是要四方面结合起来 相对充足的资金,阿里国际站不存在不开直通车就能够做起来的情况; 运营能力还可以,主要体现在耐心,然后根据数据分析,调整,优化,集中资源打爆款产品链接; 美工给力,图片美观,优质视频; 业务用心,做业务还是要有一些冲劲,有服务意识。  尽管阿里国际站被人诟病,我个人也是认为阿里国际站对中小企业越来越不友善,但有多少中小企业有能力不做平台去开发客户呢?阿里国际站只能作为一个渠道,组建团队并且努力做到ROI>1,后续还需要开拓其它渠道,多渠道发展才是硬道理。 阿里有小单,大单看命 那些觉得阿里客户质量差,小单不愿意接,大单接不到是病,得治。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里,能赚钱的本来就是少数。我们只能提升自己运营水平、产品竞争力和业务能力,去成为赚钱的少数,而不是站在多数人队伍里,去抱怨平台不行。 结论:阿里国际站努力先做到保本,然后有所盈利就很不错了。对于做外贸的老手是感受比较深刻,现在的阿里国际站越来越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